随着孩子的语言能力日益增强,表达欲望强烈的孩子总会对一切事物保持好奇心,目之所及都会成为他们的“题库”。“这是什么?”“那是什么?”“为什么是这样的?”
孩子们的发问千奇百怪,涉及生活中的各个方面,面对孩子的疑问,很多时候家长甚至也不知该怎样回答。孩子不断地追问,有时甚至让家长心烦。家长越忙,孩子就越要“不眠不休”地追问。
随着孩子长大,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已经不仅局限在“这是什么了”,而是要通过大量的“为什么”来了解事物的原理。或许有时家长会觉得心烦,但当孩子发问时,说明他们正在认真观察、进行思考,这是他们养成良好学习能力的基础。
您家也有这样的“问题宝宝”吗?面对孩子们的“为什么”,家长该如何应对?
首先,家长应尽量耐心、认真倾听孩子的问题,不要因为他们是孩子,就觉得他们的话都毫无价值,当家长表现出一次次地拒绝、厌烦,会让孩子渐渐胆小,变得即使有问题也不敢问,这会造成什么后果?他们只能机械的接受、被灌输,失去创新、独自思考的能力。
或许有些时候家长真的很忙,没有空为孩子解答,也应尽量向他们说明“爸爸妈妈现在在忙,宝宝可以先自己思考一下这个问题,稍后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。”孩子的理解能力很强,这样说后,他们便会自己进行思考,不会不依不饶。
这也是让孩子学会尊重的过程,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,当他们感到自己被尊重,也会用同样温和的态度去对待身边的人。我们要理解孩子的年龄层次,或许他们的问题让家长觉得很幼稚、不值得回答,但家长要知道,我们可是比孩子多活了很多年呢!
其次,有些“为什么”是超出家长认知范围之外的,对于这些问题,家长更不能出于应付就胡乱编造一个答案给孩子,应诚实地告诉孩子“宝宝,你问的这个问题很好,很有深度,把爸爸妈妈也难住了,我们一起来查阅资料找找答案,或者一起去问问其他人好吗?”
这样的做法,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家长的重视,同时也让他们有了面对困难契而不舍的态度,或许你认为,和小孩子,没有必要浪费口舌,但你不得不承认的是,孩子的创造力就是通过不断的提问和思考而逐步激发的。